毋庸置疑,光和人的關系是一個永恒的話題,“人們看到了燈,我看見了光”,正是這句經典的話語改變了無數設計師對燈的認識。燈具的高境界是“無影燈”也是人性化照明的更高體現,商業空間里沒有任何常見燈具的蹤跡,讓人們可以感受到光亮卻找不到光源,體現了把光和人類生活完美結合的人性化設計。
商業照明品牌的LED燈具積小質輕,可選用不同光色的LED組合成照度柔和的各種模塊,任意安裝在居室中,居室照明燈具的光源可能來源于地面、墻面、窗臺、家具、飾物等。因此,未來居室照明將不再局限于單個燈具,而將由單個燈具照明轉化為無照明器具感的整體照明效果的無影燈。不同的光色和亮度對人的生理和心理能產生不同的影響,人們在很多情況下并不需要很亮的白光,可能黃光或其它顏色的光更適合生理和心理的需要。三基色LED可以實現亮度、灰度、顏色的連續變換和選擇,使得照明從普遍意義上的白光擴展為多種顏色的光。
因此,人們可以根據商業照明工程的整體照明需要(如顏色、溫度、亮度和方向等)來設定照明效果,實現人性化的智能控制,營造不同的室內照明效果。即使居室中只有LED發光天花板和發光墻面,人們也可以根據各自要求、場景情況,以及對環境和生活的不同理解,在不同的空間和時間選擇并控制光的亮度、灰度、顏色的變化,模擬出各種光環境來引導、改善情緒,體現更人性化的照明環境。
燈具的材料是組成燈具主要的部分,在燈具人性化設計中,傳統燈具一般使用玻璃、合金材料較多,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傳統材料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,設計師在進行人性化設計時,也經常會在選材用料上進行變革。隨著設計師將想象逐漸付諸實踐的過程中,布料、木材、陶瓷等材料正逐漸被設計師采用,并在人性化設計上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從實際生產以及市場上來看,質地相對柔軟的材料更能引起人們對燈具的人文關懷。
隨著絲綢、紙張等在燈具中的運用,將燈具賦予了一種東方韻味,以這類材料設計的燈具更能帶給人們很大程度上的親切感,此外木材、紙張等材料還能回收利用,符合如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。燈具人性化設計不是一味地追求標新立異,而是從人的角度出發,雖然說藝術是高于生活,但是人性化設計中,燈具不能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,而是需要在體現功能之余,保持與消費者心理上的共鳴。